媒體人認為中國女籃未能進入決賽實際上是一次失敗 能堅持到奧運的有多少人

7月20日的女籃亞洲杯季軍賽上,中國女籃以101-66的大比分戰勝韓國女籃,成功獲得季軍。媒體人麥穗豐對此展現了一些看法。

在這場比賽中,中國女籃展現出了多樣的進攻手段:精準的投籃、迅猛的快攻、張子宇的強勢突破以及王思雨和楊力維的自主進攻,還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內線配合,比如張子宇吊球給黃思靜,以及快攻傳球給王思雨的精彩表現。然而,令人遺憾的是,隊伍中擁有如此豐富戰術的情況下,往往是在沒有壓力的時候,才會放開手腳,展現出球員的個性與創造力。

無論是男籃還是女籃,國字號球隊參與比賽時,總讓人感受到一種“被束縛”的狀態。隊員們似乎缺乏在聯賽中所擁有的自信和靈活,似乎背負著沈重的負擔,打著非常謹慎的籃球。人們不禁要問,這是實力不足造成的,還是教練權威太過,亦或者是輿論的壓力所致,或是多種因素的交織?

在聯賽中,這些球員面臨著外援的挑戰,依然能夠調整自己的表現,找到應對之策。那麼,為什麼在國家隊比賽中就變得生硬、機械了呢?對於中國女籃來說,當沒有進入決賽時,這實際上是一個失敗的標誌。更讓人擔憂的是,許多球員能否在未來一屆亞洲杯中繼續堅持下去?又有多少名球員能參與到洛杉磯的奧運會中呢?無論是比賽前後黃思靜、楊力維和王思雨的淚水,都讓人感到一絲心痛和感傷。

雖然要祝賀中國女籃獲得勝利,奪得季軍,但今天的表現顯然沒有達到預期。希望未來的比賽中她們能展現出更好的狀態,迎接新的挑戰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