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足協推出令人捧腹的職業球員合同新標準 年薪從11萬元到58萬元你還敢信嗎

在令人震驚的7月17日,日本足協召開了一次理事會,決定實施一些新規,聽起來極具“前衛”氣息。首先,他們宣布廢除那個其實就是個“花架子”的J聯賽職業球員合同ABC分類制度,順便對轉會窗口的時間進行了“華麗”的調整,仿佛在說:“來吧,讓我們與世界接軌,從此擺脫束縛!”

為了那些“可憐”的年輕球員們,他們終於意識到C類合同年薪上限460萬日元實在是杯水車薪,A類合同的670萬日元聽起來倒是不錯,但對比競爭對手歐洲市場的運作方式,這簡直讓人感到是在隔著大海一邊吃鹹魚,一邊羨慕鮑勃的牛排。

更糟糕的是,年輕的小夥子們看了都要搖頭,紛紛選擇奔赴海外,根本不給J聯賽俱樂部機會。人家高中、大學的精英球員,面對新規後,感覺自己就像是“曝光在光燈下的焦點”,除了逃離別無選擇。

新規的“改進”聽起來似乎也沒怎麼大動幹戈,AAC的分類直接變為“職業”和“業余”,這頓時讓事情變得簡單了不少——可是,這種簡化的背後是俱樂部內部薪資政策的強大限制,暗示著誰還會再想穿越那條“神秘的薪資線”?

至於轉會窗口的“智能化”安排——從2026賽季開始設立兩次註冊窗口,簡直就是在告訴球隊:“趕緊抓緊機會,別浪費時間!” 首次窗口在酷熱的七月開啟,讓眾多球隊像是一場軍訓,急急忙忙地趕往商談交易,而第二窗口則是在春季的盲目等待中悄悄結束。

可以想象,以後當J聯賽的球員們走出更衣室,面對的是比他們年薪高出一倍的外國球員,心中自然是無奈嘆息。希望這些新法規能讓日本足球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光明,雖然我們也懷疑這究竟能否扭轉日本足球的命運。 看來,想要打破束縛,吹響自我革命的號角,依舊是不小的挑戰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