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湃:新版國足雖然有新意但缺乏亮點,無論是防守還是進攻都顯得平淡無奇

在最近的東亞杯首輪比賽中,國足以0比3的比分不敵東道主韓國隊。賽後,媒體點評指出,新版國足雖然稱得上“新”,但是卻缺乏亮點。

整場比賽的技術統計顯示,日韓兩隊的射門次數為15比5,有效射門次數更是達到了7比0。韓國隊的控球率高達56%,如果不是下半場他們的最後一傳和射門失誤頻頻,最終的結果可能會更加懸殊。這一場失利是國足自2017年世預賽以來,對陣韓國的第六場連敗,反映了中國足球整體實力的持續下滑。昔日對抗韓國的恐懼逐漸演變為如今的連續失利,這讓不少球迷開玩笑說,韓國男足對中國男足形成了一種“血脈壓制”。盡管兩隊的實力和人員構成有很大差異,但0-3的結果本身是可以理解的,令人沮喪的是新一屆國足仍然沒有能夠展現出任何進步的跡象。

比賽中,定位球的攻防表現非常突出。上半場的44分鐘,高天意在前場發任意球,結果韓國隊通過團隊配合成功制造越位,而國足的球員卻對破解這一戰術無從下手,導致任意球開出後有三名球員陷入越位。下半場韓國隊的第三個進球是通過角球而來,面對對手的快速進攻,中國隊顯得毫無準備,結果後衛在進攻中失誤,使得對手輕松頭球得分。

在進攻端,國足的數據更讓人失望,整場比賽只有五次射門,且未能形成有效的射正。無論是高天意的任意球被封堵,還是巴頓和韋世豪的推射、遠射都未果,進攻配合顯得十分乏力,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巴頓的射門中表現出了一定的團隊配合。

考慮到當前國足正經歷換血及困難時期,這樣的過程和結果是可以預見的。幾名新人如吾米提江、蒯紀聞等首次代表國家隊出戰,而王鈺棟也才是國家隊生涯中的第四場比賽。這一切都是在培養新人的過程中必須付出的成長代價,盡管現在還看不到成效,但希望未來會有更多收獲。

相关阅读